他曾是岳飞领导,又是主战派主要成员,到最后却为何成了杀害岳飞的主凶?
2021-01-12 08:29:0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(除夕),一代名将岳飞在大理寺狱中受“拉胁(用粗棍猛击胸胁)”之刑而死,时年39岁。据史料记载,此时此刻,也正有一个人就站在受刑的岳飞面前。他就是出身将门,曾是岳飞领导,在人们心目中,也一向以抗金名将而著称的“中兴四将”之首张俊。

那么,问题来了,作为“靖康之变”后,最早起兵抗金的南宋名将张俊,为何最终竟成了“主和派”代表——奸臣秦桧杀害岳飞的最大帮凶呢?

关于这个问题,后人的看法一直不一。有人说,在处理绍兴七年“淮西军变”问题上,因二人意见不一,张俊与岳飞早已结下仇恨。也有人说,在张俊要解韩世忠兵权,事先暗中与岳飞商量,不想却遭岳飞强烈反对,从而心生恨意。还有人说,张俊是宋高宗在大名成立大元帅府时的老人,而那时的岳飞也不过一个无名小卒。后来职位却不在他之下,名声威望更是比他高而心生忌恨。所以,才最终参与了杀害岳飞。

应该说,如果真正了解了张俊这个人,以上所说这些,其实根本不是问题。或者说,做为身经百战和官宦生涯多年的张俊,还没有傻到为了杀害一个当时在百姓中威望极高的同僚,而要背负上一生一世骂名的地步。

所以,要想回答这个问题,最根本上,还要从张俊的抗金真实目的说起。

或者说,同是抗金,张俊和岳飞的目的相同吗?答案肯定是否定的。从后来的情况看,张俊抗金首先考虑的是,他的每一次付出,能够从宋高宗赵构那里捞回多少政治资本。

比如说,靖康二年,金兵攻破开封城,掳走徽、钦二帝。张俊便以极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,以五百骑果断拥立信王赵构称帝,并对高宗说过一番肺腹之言,大意是:大王(高宗)是皇帝(钦宗)的亲弟弟,是人心所向,应当早正大位(称帝)。所以,在宋高宗赵构称帝后,张俊便以拥立之功,被封为御营前军统制,并从此成为宋高宗赵构心腹之人。

接下来,也是为保住高宗皇位不倒,列是为保住自己即得的荣华富贵,宋高宗赵构想与金开战,张俊便奋勇当先,立刻成为一名响当当的主战派;宋高宗赵构想与金议和,张俊又首先休战。

再比如绍兴八年,宋、金首次议和,金国将原伪齐辖区划归南宋,南宋成为金属国,张俊因力主议和,加少傅及安民靖难功臣。第二年,金又毁约继续南犯,兼任河南、河北诸路招讨使的张俊也立即奉宋高宗之命率军渡淮河北上,一度攻占亳州城(今安徽亳县)。随后,时任宰相秦桧代表宋高宗赵构令诸将退兵,以便乞和,张俊又首先退回淮南。

再比如,绍兴十一年,宋高宗赵构以封赏去年“柘皋之战”功臣为名,升张俊与韩世忠为枢密使、岳飞为枢密副使。张俊立刻明白高宗是想收回他们的兵权,以便再次达到与金和谈的目的。于是,又首先上交兵权。于是,高宗、秦桧又乘势收了韩世忠、岳飞兵权。

说到这里,您大概明白张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吧。不错,他正是一个见风使舵以高宗唯命是从的人。

准确说,他更是一个为求得高宗宠信,为保住自己永远官运恒通永享荣华富贵,而不惜一切的人,甚至可以追随他一向不屑的主和派秦桧,推行乞和政策,然后一起制造伪证,促成岳飞冤狱。果然,也就在岳飞被杀第二年,高宗又封他为清河郡王。

再后来的事,大家也许更清楚了。在清河,张俊的本性更加暴露无疑,他仗着宋高宗赵构的恩宠,开始大肆兼并土地,家里的银子更是堆积如山,据说,为了防止被偷,他甚至命人将那些银子铸成一千两(四十公斤)一个大银球,并命名为“没奈何”,意思是小偷都搬不走。

至绍兴二十一年,也是为了和主子联络好感情,张俊还费尽心思大排筵宴,从而摆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